欢迎你来到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运营 > 正文

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(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区别)

2024-05-30 15192 0 评论 企业运营


  

本文目录

  

  1. 如何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
  2. 审计,内控,风险管理,三者是什么关系
  3. 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

一、如何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

1、做好内部控制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。

  

企业应严格对内部各项程序进行审查,提供日常业务流程、运营、内勤的规范性,实现各个部门从上到下的的防范,到所有人员的防范。

  

企业各级机构通过确定风险管理环节,分解、落实机构内各部门、各岗位管理职责,并对各单位、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、评价和考核,强化风险管理责任,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,从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经营风险,落实岗位责任。

  

利用内部控制工作本身要求的评价、完善机制,为企业持续创新机制、战略调整和自我提升的输送活力,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。

  

利用内部控制工作跨部门的特征,整合风险和控制,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,帮助企业完成整合数据和信息质量控制要求。

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(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区别)

  

作为企业决策、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体系中的核心监督权,联合发挥大监督体系效能,推动深入到岗位的自我评价体系和提升专精领域的控制水平,确保各种监督手段的有效落地。

  
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中国企业步入“内控2.0时代”

  

二、审计,内控,风险管理,三者是什么关系

1、内部审计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,相互作用,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,共同服务于企业经营、战略日标的实现。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提供了基础和前提,也为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,内部控制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控制乎段,也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审计对象;内部审计不仅直接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检查和评价的对象,而且通过审查、评价帮助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优化。

  

2、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,如何有效的辨识、分析、评价,并适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,便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内容。这里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。

  

3、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、监事会、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,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。

  

4、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、客观的咨询活动,用于改善企业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。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、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、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,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

  

5、有这样一个例子,可以较为形象的说明风险管理、内控、内部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,某人开车从A地到B地去,那么他的目标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到达目的地。

  

6、在这里,把汽车作为一个主体,那么在由A到B的过程中,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一目标实现,即存在各种风险,既包括来自车辆自身的内部风险,对于汽车自身而言的风险无处不在,如车身质量、油电系统、动力系统、制动系统等都会影响由A到B目标的实现。也包括汽车之外的风险,如天气、道路状况、其他车辆等。概况起来说,存在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。因此,为了顺利到达,必须采取相关措施,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。

  

7、首先,从车辆本身角度来说,强化车身结构,保证车辆整体性,限制最高车速,进行事前控制。

  

8、需要加装刹车、ABS等制动保障系统,胎压监测、防爆胎系统等进行事中管控;加装安全气囊等进行事后控制。

  

9、制定、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、流程,通过各种法律、法规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监管和奖惩。

  

10、以上基于车辆的控制,被视为内部控制。

  

11、其次,除了汽车自身的存在的各种风险,天气、道路状况、其他车辆等外部风险也可能影响到出行目标的实现,对此,可以通过提前观看天气预报、收听道路信息等,进行提前掌握相关信息,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应对措施也就是对外部风险的管控。

  

12、从以上可以看出,既包括内部控制,也有外部风险管理,这些构成了风险管理。

  

13、内部审计就是识别、分析存在的各种分析因素,检查、评佑,内部控制、风险管控的有效性,定期检查风险情况、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及剩余风险等,以此来改进、完善风险管控水平和能力,以便目标更好的实现。

  

14、对于企业而言,正因此存在各种风险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,因此需要加强内部控制,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规范各项流程、制度等,提高内部管理的水平和能力,规避、降低各种存在的风险,提升企业的绩效。因此风险的存在是内部控制产生、发展的主要因素。但是,内部控制并不等同于风险管理,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,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部分内部风险,对于政策变化风险、经济环境风险等外部风险,内部控制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控制效果,需要进行风险的辨识、分析、评价,采取风险管控措施来规避、降低这些风险。也就是说,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,风险管理是比内部控制更广泛、更全面的管理理念。

  

15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,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是紧密联系,二者共同为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。一方面,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、评价,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,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,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;另一方面,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直接对象,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,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,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。

  

16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,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也是相互联系,密不可分的。面对各种内外部风险,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,辨识、分析、评价存在的各种风险,并采取措施,规避、降低风险,将风险控制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,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。而内部审计,则独立的对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审查,通过对风险管理有效性和剩余风险的检查、评价,不断改进、完善风险管理,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,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。因此,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又具有独立地位,是对风险管理的监控。

  

三、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

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

  

1.两者目标不同。风险管理的目标相较于内部控制增加了一个战略目标,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治理层面需要参与解决的问题,这表明风险管理属于治理层次,而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层次;此外,风险管理把财务目标扩展为报告目标,不仅包括了财务报告目标,还包括了非财务类报告,弥补了内控目标体系重财务信息轻其他信息的缺陷;

  

2.两者组成要素不同。相比起内控的五大要素,风险管理增加了“目标设定、事件识别和风险应对”三个因素,丰富了风险管理内容,体现了风险组合观;

  

3.两者的范畴不一致。内控仅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,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,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,尤其是在事前制定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;

  

4.两者的活动不一致。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,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,而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、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等一系列活动;

  

5.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同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明确定义为“对企业财务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”,将正面影响视作机会,将风险和机会区分开来,而内部控制框架中,尚未区分风险和机会;

  

6.两者对风险对策不一致,全面风险框架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。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,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,增长、风险与回报相联系,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,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4项目标。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提出的。

  

1.内控或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、保全企业资产,并创造新的价值。从理论上说,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,风险管理则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控的自然扩展,在内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目标即战略目标和三个要素:目标设定、事件识别、风险应对;

  

2.内控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,在全面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,内控应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,对于企业所面临的运营风险,内控是必要的。

  

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、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,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、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。

  

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,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、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,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,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、管理风险,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,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。

  

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十分密切,内部控制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既有横向交叉又有纵向融合,风险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,以内部控制为架构演变成另一种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和方法。二者在要素、目标、含义等方面有很多联系和相同的地方,既是独立又有关联的体系,是针对企业所不同的需求而演变成的两种过程与目标。


复制成功